首页 资讯 正文

高质量发展看中国|全国独一份太阳能供暖规模化应用 长春拿出“净月样本”

体育正文 124 0

高质量发展看中国|全国独一份太阳能供暖规模化应用 长春拿出“净月样本”

高质量发展看中国|全国独一份太阳能供暖规模化应用 长春拿出“净月样本”

央广网长春6月(yuè)14日消息(记者张学龙)东北(dōngběi)农村冬天的房子(fángzi)里给人(rén)的印象,有句顺口溜说(shuō)得特别形象:进屋就上炕,不然冻得慌;晚上睡在炕上,身子底下烙得受不了,脑瓜门子冻够呛。城市里有集中供热,房间温度比较舒适,但农村限于管网、成本等,前述景象依然在不少农村存在。 冬天取暖,苞米地残余的(de)(de)秸秆倒是可以烧炕(kàng),但屋里只有炕上热。想让全屋热起来,还是不少农村人不太敢奢望的事情。刚刚过去的2024-2025年取暖季,“偷偷”用上了“黑科技”的长春(chángchūn)净月高新区新湖镇的部分村民终于度过了一个室内温暖如春的冬天。 房檐上“支”起太阳板的(de)农户过(guò)了一个温暖的冬天(央广网发 富硕 摄) 在吉林省积极(jījí)推进“双碳”目标的进程中,一项关乎民生冷暖的创新实践正在长春净月高新区悄然落地——通过太阳能(néng)供暖技术的突破,让北方农民在冬季既能享受(xiǎngshòu)温暖,又能为低碳环保贡献力量。 据最新(zuìxīn)数据显示,吉林省今年上半年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3.2%,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2000万千瓦,绿色低碳发展步伐(bùfá)坚实(jiānshí)有力。 技术(jìshù)突破:极寒地区太阳能供暖的“长春智慧” “过去(guòqù)总(zǒng)觉得太阳能供暖在咱们东北就是(shì)个设想,没想到现在真成了现实,不仅暖和,还特别省钱。”长春净月(yuè)高新区新湖镇村民王大爷的话语中满是欣喜。这个即将到来的冬季,他家屋顶上那一排排锃亮的太阳能集热装置,将取代传统的燃煤炉,为家中带来稳定的温暖。 家里暖心里(xīnlǐ)就更暖(央广网发 富硕 摄) 在长春富超威硕科技(kējì)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建超看来,这项技术的突破离不开科创企业的持续创新(chuàngxīn)。 “我们针对东北极寒气候特点,历时三年研发出装甲控温太阳能供暖系统,通过(tōngguò)真空管陈列毛细内置专利技术,实现了‘有阳光一小时(xiǎoshí)系统启动’的快速响应。”刘建超介绍说,这套系统就像给(gěi)太阳能设备穿上了“防寒服”,在零下25摄氏度的低温环境中,三组(sānzǔ)集热模块即可满足60平米(píngmǐ)房屋的供暖需求,散热器温度稳定在55摄氏度以上,即使连续三天阴(yīn)雪天,室内温度也能保持在18摄氏度以上。 作为科创企业,长春富超威硕科技(kējì)有限公司不仅在技术上实现了突破,更形成(xíngchéng)了三项核心专利,完全杜绝了炸管漏水等传统隐患,为东北农村清洁(qīngjié)取暖提供了经济可行的技术路径。 绿色账本:减排效益与民生(mínshēng)温度的双重彰显 在村民李大姐家里,一本(yīběn)记录着详细数据的笔记本格外醒目(xǐngmù):“预计(yùjì)2024-2025年(nián)冬季,燃煤使用量0吨,电费支出预计820元,室内温度可保持在20摄氏度左右……”这些数字背后,是清洁能源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变化。 村民李(lǐ)大姐(央广网发 富硕 摄) 据测算,每户太阳能供暖系统每年可减少5.4吨(dūn)二氧化碳、17公斤(gōngjīn)二氧化硫(èryǎnghuàliú)、15公斤氮氧化合物排放,270户试点项目年减排二氧化碳达1500吨,相当于种植8.5万棵树的碳汇效果。 “不仅省钱,更省心。”李大姐(dàjiě)指着屋顶的(de)设备介绍,“以前烧煤得天天倒煤灰(méihuī),屋里屋外都是黑的,现在整个冬天家里干干净净,连空气都清新了。” 净月区试点项目经过前期试运行验证(yànzhèng),群众满意度达98%以上。更重要的是,该系统无需对农村老旧电网进行改造,低功率电辅设计彻底解决了高能耗设备“买得起用不起”的困境,将低碳(tàn)环保(huánbǎo)与(yǔ)民生改善完美结合。 示范引领:从地方试点(shìdiǎn)到全国推广的战略价值 作为2022年北方地区清洁取暖示范城市,长春市正将净月(yuè)试点的(de)成功经验转化为全域推广的动力。“太阳能(tàiyángnéng)供暖在(zài)极寒地区的应用(yìngyòng)不是简单的设备移植,而是需要从气候适应性、系统兼容性、运维便捷性等多维度进行技术创新。”刘建超强调,长春的实践证明,清洁能源在最严苛的气候条件下也能站稳脚跟,这为“双碳”目标在北方农村的落地提供(tígōng)了关键支撑。 目前,该技术(jìshù)已形成完整的技术闭环,从集热效率提升到智能防冻保护(bǎohù),再到夜间谷电辅助加热,构建(gòujiàn)起从技术研发到产业应用的完整生态链。长春(chángchūn)也因此成为全国唯一在极寒地区实现太阳能供暖规模化应用的城市(chéngshì),为北方农村地区能源转型提供了可复制、可推广的“长春方案”。 当夏日的(de)阳光洒在净月区的田野上,屋顶的太阳能(tàiyángnéng)集热器闪着光。这光,映着农户家亮堂的窗子,也照着东北农村取暖的新法子。从(cóng)长春市净月这270户的试点(shìdiǎn)起步,吉林省正用科技把绿色供暖的事做实,让冬天的暖与生态的绿,在黑土地上扎下根来。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“央广网”客户端。欢迎提供新闻线索,24小时(xiǎoshí)报料热线400-800-0088;消费者也可通过(tōngguò)央广网“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”线上投诉。版权(bǎnquán)声明: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,未经授权不得转载。转载请联系(liánxì):cnrbanquan@cnr.cn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(zhuījiūzérèn)。
高质量发展看中国|全国独一份太阳能供暖规模化应用 长春拿出“净月样本”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