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资讯 正文

巨野:生态修复+产业开发 塌陷荒滩变身金山银山

体育正文 88 0

巨野:生态修复+产业开发 塌陷荒滩变身金山银山

巨野:生态修复+产业开发 塌陷荒滩变身金山银山

近年来,巨野县以采煤(cǎiméi)塌陷地治理和矿山(kuàngshān)生态修复为突破口,通过(tōngguò) “生态治理+产业开发” 双轮驱动,实现了从 “生态伤疤” 到 “绿色引擎” 的华丽转身,走出(zǒuchū)一条生态美、产业兴、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。

走进巨野县龙堌镇龙美生态(shēngtài)湿地,碧波荡漾,白鹭掠过湖面,万亩生态苗圃(miáopǔ)绿意葱葱,曾经的采煤塌陷区与废弃矿坑正上演着“生态蝶变”。这片曾经因煤炭开采形成的1.35万亩塌陷区,如今已建成集(jí)湿地保护、现代农业、休闲旅游(lǚyóu)于一体的生态园区。

巨野县龙堌镇党委委员宣传委员牛丛:“我们采用土地动态复垦模式,通过表土(biǎotǔ)剥离、挖深填浅等措施,建设了农业(nóngyè)生态园。7500亩园林苗圃培育了260万株(wànzhū)苗木,35栋智能温室大棚采用无土栽培技术生产出7种绿色认证产品,环湖观光带年(dàinián)接待游客(yóukè)超过20万人次。塌陷地治理项目提供了1200个就业岗位,带动5000户村民发展设施农业,使‘生态包袱(bāofú)’变成了‘发展资本’。”

走进巨野县核桃园镇,22座曾被掠夺式开采的荒山已变身"花果山"。当地(dāngdì)实施封山禁采后,依托"金山文旅小镇"规划(guīhuà),将1.8万亩废弃矿坑打造成1个国家4A级景区(jǐngqū),3个国家3A级景区,前王庄石头寨成为中国乡村旅游重点村。昔日(xīrì)采石工人王明性承包了200亩山坡(shānpō)种植雪桃,2024年销售收入突破百万元。

巨野县核桃园镇白虎山桃园种植户王明性:“在2015年之前(zhīqián),咱白虎山基本上(jīběnshàng)是荒山野岭,全是矿坑,以开采石头为主,当时一看这一片有山有水,好山好水,所以说就考虑果树种植,以前是六七十(liùqīshí)亩(mǔ),发展到现在接近200亩。”

2024年(nián)核桃园镇接待游客(yóukè)200余万人次,旅游收入达2.4亿元,22家民宿农家乐年接待量超过10万人次,村民人均年增收2.8万元。石头房改造成的精品民宿一房难求(nánqiú),村民摆煎饼摊、卖手工艺品,真正(zhēnzhèng)实现了由"靠山吃山"向"养山富山"的转变。

巨野县自然资源(zìránzīyuán)和规划局副局长任萌荷:“巨野县累计修复(xiūfù)治理塌陷地2.6万亩、废弃矿坑337公顷,培育了6个文旅景区、12处绿色农业基地(jīdì),带动1.2万农民实现了‘家门口就业’。矿山修复区推广(tuīguǎng)‘红橙黄绿’四色预警监测(jiāncè),配套建设高效节水灌溉管网和防护林网,新增(xīnzēng)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7.8万亩,昔日荒山如今满目苍翠。”

在(zài)生态修复过程中,巨野县将科技元素深度(shēndù)融入治理与开发。依托高校科研力量编制塌陷(tāxiàn)区治理规划,创新 “开采、复垦、开发” 三同步模式;在采煤(cǎiméi)塌陷区运用生物技术改良土壤,建设智慧农业物联网系统,实现灌溉保证率(bǎozhènglǜ) 98%,亩均(jūn)节水42.44立方米(lìfāngmǐ),粮食增产156斤。如今,巨野县已建成国际土地治理先锋单位、国家农业标准化试点项目,成为生态修复与产业发展协同推进的典范。(巨野电视台:袁方)

巨野:生态修复+产业开发 塌陷荒滩变身金山银山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